時間裡的癡人    

 

  未翻開封面前,你期望著這是一本用怎樣的方式說故事的小說呢?

  長篇小說嗎?《時間裡的癡人》確實述說著一大篇幅的故事,奇特的是,它意圖顛覆你原有的長篇小說閱讀經驗,每個篇章並無時間順序可言,往前、往後、五年、十年,你為閱讀已造成的障礙感到困擾的同時,又會對各個零碎散落於各篇章的個體連結而成一個跨躍時間、空間的龐大架構讚嘆不已。

  那麼,將它視為短篇小說來欣賞如何?每個篇章確實都是各自精彩的小個體,但卻都有著無法令人忽視的伏筆,也就是將整本書連結成巨型網狀結構的關鍵,無論如何都無法將每一篇當作是獨立的個體,每個小故事都留下了太多令人坐立難安的空白,有待你於其他篇章挖掘出來。

  《時間裡的癡人》就這樣成了今年夏天所閱讀的最引人入勝的一本「奇書」。

  「歲月是個惡棍,對吧?」時間的流逝是殘酷的,它沒有配合任何一個人的理由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一點一滴地帶走了身邊最重要的事物,過氣搖滾樂手波斯可恨恨地用這麼一句話來回顧這一生的改變,這句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心酸、艱苦,令人讀來不勝唏噓,同時也呼應了本書的原文書名《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》,「時間」正是作者珍妮佛‧伊根企圖影響讀者改變原有閱讀方式的工具,不僅不斷地跳越時空,更讓故事中的角色接受時間的欺凌,人生的大起大落躍然於紙上,不論歲月帶走、抑或留下了什麼,每一位角色每個時期的共同背景聲響,就是搖滾樂,搖滾樂成了每個人心靈的寄託,更是波斯可擺脫原先貧窮、落魄邁向救贖的管道。

  不得不提的是這一「奇書」中最為奇特的篇章──〈出現很棒停頓的搖滾歌曲〉,全篇用簡報的方式敘述,「停頓」這概念便貫穿了整個篇章,不僅分享了在歌曲出現空白的搖滾樂研究,更簡報述說了布萊克家庭的故事,簡報成了創新的文字載體,更在閱讀中產生了更多的「停頓」來呼應本章的主題。閱讀這樣的文本或許較一般小說敘述方式來得輕鬆,因為字數少了很多,但卻一點也馬虎不得,簡報帶來的空白正是它精彩的地方,讀者是天生具有填補空白能力的生物,這樣的空白驅使著讀者想像力開始運作,發展出憑空想像的詳細情節,不一樣的讀者有著不一樣的修補空白的方式,各自精彩。簡報文本不僅讓自身充滿了「停頓」,放在整本書的至高角度來看,更是一個大停頓,《時間裡的癡人》十三個篇章,各自有著不同的敘事觀點、發言者,文字載體更出現新聞稿、手機簡訊等文本,挑戰著讀者的閱讀能力,但沒有一篇的書寫方式像〈出現很棒停頓的搖滾歌曲〉這麼奇特,且成功地造成了閱讀的障礙。

  每個篇章並無依時間順序陳列,各自發展出精彩的個體,隱約地透露出作者珍妮佛‧伊根對於「時間」的看法,每個當下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,過去的憂傷還是明天的煩惱,與「現在」又有何干呢?不怕不怕,我們都還有搖滾樂,支撐住我們的生命以不至遭歲月這惡裩侵襲而頹圮。是的,講著講著我就連想到了跟故事中一樣有著英倫龐克氣息的1976樂團,歌曲〈態度〉是這樣唱的:「我還有心愛的人 一個搖滾樂隊 口袋裡還有一點錢 世界末日就是明天 這就是我的生活態度」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時間裡的癡人 搖滾樂
    全站熱搜

    OVERDRIVE 破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